7月22日上午,省社科聯在咸寧召開全省市縣社科聯工作交流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有關精神和省社科聯九屆六次全會要求,推進“3355”全省社科工作總思路深入實踐,推介咸寧市社科聯工作經驗,健全完善市縣兩級社科聯組織體系,推動市縣社科工作創新發展,更好服務湖北支點建設。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出席會議并講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本學主持會議。咸寧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張廷,湖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閆英姿,省社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許巍出席會議。
會前,召開市州社科聯主要負責人座談會,17個市州交流工作成績與經驗,對今后社科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參會人員參觀了湖北科技學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和部分社科成果展示,觀看了咸寧社科工作宣傳視頻,宜昌、咸寧、赤壁、陽新4個市縣社科聯負責同志和社科專家代表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重點推介了咸寧市社科聯“上聯黨委政府、下聯廣大群眾、內聯社科組織、外聯社科人才”的工作經驗。
會議充分肯定近年來市州社科聯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了當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面臨的形勢,對做好下一步市縣社科聯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會議強調,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是時代所需、實踐所需、人民所需。市縣兩級社科聯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會議要求,加大創新力度,努力開創市縣社科工作新局面。要大抓學術創新,認真學習領會李書磊部長在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評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認真總結本地實踐,推薦更多創新案例,夯實研究基礎。要把荊楚文化作為研究重點,積極成立具有地域特色、地方特點的文化研究類社會組織,力爭推出更多文化研究成果。要大抓咨政創新,充分發揮咨政建言核心職能,努力當好黨委政府的“智囊團”“思想庫”,為支點建設獻計出力。要創新社科研究體制機制、組織機構、選題內容、方式方法。要利用好本地、全省甚至是全國資源,打造更多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產業發展的智庫組織、研究機構,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決策咨詢服務體系。要積極參與實施“社科強縣計劃”,主動對接專家團隊,精心做好服務保障,共同調研,共同思考,共同出成果。要大抓科普創新,通過創新提升產品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要整合“五路大軍”,組建更多像“社科飛燕”“峽江飛燕”一樣的志愿者隊伍。要不斷創新工作路徑、方法、手段,數智賦能社科普及,打造更多像“文安荊楚”“晶晶樂道”“蕾蕾說陽新”等創新平臺。要持續創新“社科普及周”“社科集市”“社科普及輕騎兵”等活動品牌。要學習借鑒咸寧工作經驗,進一步提振精神狀態,創新工作思路,拓寬工作路徑,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開創社科工作新局面。
會議要求,市州社科聯要抓緊謀劃,統籌布局,大力推進縣級社科聯建設。要加強與屬地高校聯系,抓好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發揮各類社科資源作用。要實施社科普及基地“倍增計劃”,讓社科普及工作走近群眾身邊,更好服務群眾。要加強社科網站、刊物、新媒體平臺建設管理,加強地方特色研究院建設,探索建設社科館、社科主題公園,建好用好社科陣地。
全省市州社科聯、部分縣(市)區社科聯負責同志,省社科聯辦公室、學會工作部有關人員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