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各單位,各大中專院校,各社科類社會組織:
2025年咸寧思想庫課題申報工作正式啟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申報要求與方式
1.選題:原則上根據市社科聯編發的《2025年咸寧思想庫選題指南》確定的研究領域和方向選擇申報課題(見附件)。
2.資格:課題負責人一般應具備中級以上專業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以往成果被市領導批示或被市級以上決策部門采納的,可破格擔任課題負責人。黨政機關具有較強研究能力的可作為負責人申報課題。每個課題負責人只能申報一項課題。課題負責人必須親自從事課題研究工作并撰寫研究報告。
3.申報:統一填報《咸寧思想庫課題立項申報表》1份(上述表格電子版請到“咸寧社會科學網”網站“下載專區”下載)。課題申報表中課題設計論證不得出現課題組成員姓名及個人資料。為確保課題申報質量,市內大中專院校每個單位申報課題數量不超過30項,市直單位(含學會)限報1項。課題申報材料由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審核后統一報送市社科聯,課題命名方式(申報人+課題名稱+單位)(請將電子版(word版)發送至郵箱2449739115?@qq.com,紙質版送至原政務服務中心513辦公室,聯系人:師琪,聯系電話:0715-8126390)。
4.時間:本年度課題申報工作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至4月11日止,逾期不予受理。
二、立項與結項方式
1.采取專家評審的方式確定預立項項目,適時下發預立項通知;
2.采取專家評分評審的方式進行結項,確定課題結項等次;
3.結項等次分咸寧思想庫重點課題、新型智庫課題和指導性課題。
三、立項數量和資助金額
1.咸寧思想庫重點課題立項10項,每項資助10000元;
2.新型智庫課題立項20項,每項資助5000元;
3.指導性課題立項50項,無資助。
四、結項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1.擇優編發《咸寧社科智庫研究報告》,定期報送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市政協領導,高新區主任,省社科聯、省社科院,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本會主席團成員;
2.擇優在《咸寧日報》專欄刊發。
附件:《2025年咸寧思想庫選題指南》
?
?
??? ????????????????????????????????????????????????咸寧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2025年3月11日
附件
?
《2025年咸寧思想庫選題指南》
?
一、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
1.咸寧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路和舉措
2.電子束輻照技術助力咸寧公園城市建設的應用研究
3.AI賦能建設咸寧康養產業新模式的路徑研究
4.AI技術的迅猛發展對產業、職業、就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5.“基金招商”模式對區域產業鏈生態的重構效應研究——以咸寧長江新能源智造基金為例
6.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機制研究——基于咸安“智造”中心建設實踐
7. 智能化傳感器產業技術轉化路徑與政策支持體系探索 ?
8. 大健康產業“三年倍增”目標下的科技創新驅動路徑——以咸寧醫療裝備企業為例 ?
9. 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瓶頸與突破——以咸寧智能家居照明基地為樣本 ?
10.新時代背景下咸寧民營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11.咸寧市人工智能賦能智慧養老體系的路徑研究
12.加快咸寧“美谷”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
13.“5+4”現代化產業體系視角下咸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
二、文旅融合與消費升級
14.“數字+文化”賦能景區提質增效的實踐路徑——以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改造為例 ?
15. 農旅融合背景下“稻田藝術”對鄉村振興的帶動效應分析 ?
16. 民宿集群化發展對區域文旅品牌建設的推動作用——以咸安“梓有集”項目為例 ?
17. 咸寧文化IP的國際化傳播策略研究——以“知音湖北”品牌為切入點 ?
18.以文旅融合為背景,加強咸寧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研究
19.推進咸寧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全國文旅康養產業基地研究
20.咸寧擴大內需的對策研究
?
三、鄉村振興與城鄉協調
21.農村寄遞物流網點提檔升級對縣域經濟的輻射效應研究 ?
22.“清潔家園”行動與鄉風文明建設的協同治理機制探索 ?
23.返鄉創業政策對縣域產業回流的促進作用——以咸寧楚商回鄉項目為例 ?
24.農業科技示范區“旅游+”模式對農民增收的影響評估
25.科技賦能嘉魚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
26.新時代背景下咸寧城鄉居民的文化需求調查
?
四、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27.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補償機制創新——以咸寧“碧水經濟”為例 ?
28.安全韌性水網建設對區域災害防控的支撐作用評估 ?
29.林業產業鏈延伸與富民興綠政策效果分析 ?
30.咸寧生態環境領域的人工智能實踐與探索
31.“通平修”生態環境一體化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
五、社會治理與公共安全
32.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中的政企協同機制優化研究 ?
33.極端天氣背景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提升路徑——以湖北洪澇防治為例 ?
34.數字技術在社會風險預警中的應用——以交通、消防領域為焦點 ?
35.基層文旅項目建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創新 ?
36.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咸寧統戰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37.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治理研究
38.堅持行受賄一起查,著力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
39.新時代“家校社”協同實施勞動教育研究
40.現代傳媒在咸寧市域治理中的作用探析——以咸寧電視問政為切入點
?
六、區域協同與開放協作
41.“咸寧楚商回鄉”行動對區域產業鏈補鏈強鏈的實踐與探索??
42.跨區域文旅線路協同開發機制研究——以“神農架—武當山—三峽”線路為例 ?
43.咸寧與武漢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的政策壁壘與突破路徑 ?
44.聚焦“五大行動”,提升干部能力素質研究
45.幕阜山片區文旅生態一體化開發的路徑研究
?